倾尽所有献党旗 饱含深情助育人
发布时间: 2013-06-26 浏览次数: 154

    党的92岁生日前夕,倍受全校师生尊敬的眭忠诠、祝尔纯两位老人,将他们唯一的房产变卖后,再次向学校捐款160万元,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6月26日上午,学校在浦东亲和源隆重举行“眭忠诠、祝尔纯夫妇捐款仪式”。校党委书记祁学银出席仪式并代表学校致谢词。党委副书记宋敏娟主持仪式。

    在捐赠仪式上,眭忠诠老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了捐赠书,表达他们向学校捐款,支持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愿。祝尔纯老人手举话筒,用简单朴实、亲切和蔼的语言说,要把钱用到最有意义的教育事业中去。两位老先生的话,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祁学银在捐款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全校师生深深感谢眭忠诠、祝尔纯两位领导人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在迎接建党92周年的重要时刻,二位老人以自己对党无限忠诚的高尚情怀和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奉献精神,又为党旗增光添彩,再次向学校捐款,这为学校发展又一次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二位老人已步入耄耋之年,理应安享幸福晚年,但仍牵挂着学校的发展,存款提光了,又把自己唯一的房子变卖成现金,捐赠给学校,把全部的心血寄托在高等教育事业上,这是多么宽广高尚的情怀,多么感人至深的思想境界。
    祁学银代表全校师生衷心感谢眭忠诠、祝尔纯二位老人的慷慨捐赠,并表示要精打细算,把二位老人捐赠的宝贵经费用好,把二位老人的期望和重托体现在“前贤语迹”育人文化环境建设上,让两位老人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学校师生代表饱含感情来到捐赠现场,唱响《爱的奉献》、集体表演手语节目《拥抱你的微笑》,教师代表向两位老人赠送油画作品,学生代表向老人赠送手工漆画作品“心”,表达学全校师生对两位老人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背景链接:
   
第七笔“特殊党费”
    学校建设的前贤语迹,记录历代贤人或隽语或佳言或警句,道德意蕴丰厚,人文精神浓郁,通过打造环境文化,让师生徜徉其间,面对圣经贤语,荡涤心灵,引导和塑造师生品格。眭忠诠、祝尔纯二老夫妇在获知学校这一建设规划后,立即倾其积蓄,变卖家中唯一一套住房,向学校捐款。很少有人知道,这已是两位老党员交出的第七笔“特殊党费”。
  
数次捐款支持学校教育事业
  世纪初以来,眭忠诠、祝尔纯二老夫妇已先后捐资共四十万在学校设立“忠诠一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和“诚信生活助学贷款基金”,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忠诠一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至今已颁发到第十二届,457名学生、老师获奖,其中许多人将获得的奖金捐赠给了灾区人民或困难学生,继续这份爱的接力。诚信生活助学贷款基金,新添了社会自发捐款5万多元,让87位贫困学子受益,在校期间每人每年2000元的补贴到位。
  
节约的二老生活非常俭朴
  眭忠诠、祝尔纯二老夫妇都在上世纪40年代当学生时就参加革命,为党做地下工作。解放后,眭老进入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上班,后来作为副局级领导干部离休。祝老在前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前身之一)任教。老夫妇有爱心,但更有钱吧?有人这样猜测。先去老人的家看看吧,以前两人居住在武康路的两间小屋内,小小的两间房,无论如何都似乎与副局级离休干部的身份不相称,老式的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旧物,连地面竟也还是水泥的。再问问老人的经济来源吧,二老全部的生活依靠只有每月的离休金。几十年来,两夫妻一直量入为出,月有节余。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平均每月积蓄30元,80年代每月100元,90年代每月1000元,这才有了他们先后捐出的巨额捐款。正如眭忠诠老先生80岁时写来自勉的诗:“尔报党国有几何,暮岁徒程交一卷”。
                                                                        [文:宣传部 王鸣彦/图:宣传部 孙庆华]